2011年7月27日星期三

《文壇》的資料──兼談梁青藍

  《文壇》這份刊物原在內地出版,曲江和廣州出版的部分現存51期。該刊有11期(19417月)至22期(194311月),新1期(19461月)至40期(19494月,總13-52期),其中缺第49期(19491月)。這個部分已先後製成微縮膠卷和上網,查閱方便。《文壇》第60期原在廣州印刷,但在運往香港的途中損失了一大部分,故該期曾經在香港重印。《文壇》第61期(19503月)在香港復刊後,至346期(19741月)終刊。從香港各大學圖書館的目錄所見,《文壇》在香港出版的部分,嶺南大學庋藏的原件,較香港其他大學圖書館所藏的都要多。筆者於嶺南工作時,曾經嘗試處理該刊的目錄,因未能集齊各期而不克竣工。該刊遷港後至終刊合共出版286期,經筆者處理的資料,從61期開始至346期計算,迄今仍缺三期,分別為616364期(19506月及7月)。
  從前查閱資料,用的是索引或目錄,如果做的是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,大概都曾使用過各種期刊索引。所以,筆者以為香港文學的研究,可以從期刊的角度來寫。黃傲雲(1938- )於上世紀八○年代發表的一篇文章,就是從期刊的角度看香港文學的發展。現在做香港文學的研究,查資料是較為方便了,像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的「香港文學資料庫」,使用便捷。數據庫提供的是一種方便和快捷,但紙本的期刊目錄可以提供一個全景,仍然有參考的價值。

[待續…]

"The History of Wen Tan and Discussions on Liang Qinglan" (《文壇》的資料──兼談梁青藍),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(現代中文文學學報), Vol.8.2-9.1 (2008), pp. 282-296.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