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16日星期三

金庸小說中的動物

壹、引言


普洛普(Vladimir Propp, 1895-1970)從俄國的童話故事歸納出一些反復出現的元素, 在《民間故事形態學》中建立了一份行動元(actant)的名單 , 他認為人物的行為是不變的, 稱之為「功能」(function), 而角色的功能則可細分為31種, 這些功能按序排列, 且經常糾纏在一起形成了「主人公」(hero), 而角色和功能就是故事的兩個基本元素。斯蒂‧湯普森(Stith Thompson, 1885-1976)的《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》就探討過很多故事中的神奇存在物和器物 。又丁乃通(1915-1989)的《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》中, 在「神奇故事」類型中也有不少關於「神奇的對手」、「神奇的親屬」、「神奇的難題」、「神奇的幫助者」、「神奇的寶物」和「神奇的法術」的情節 。本文將以此為基礎, 分析金庸(查良鏞, 1924- )小說中所出現的動物, 而這些動物可以分為有益和有害的兩大類, 有陸上的、天上的, 也有水上的。


[待續......]
"Animals in Jin Yong's Martial Arts Fiction" (金庸の小説における動物について), trans. Sun Xiaoying & Chen Aijia, The Annals of the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(アジア学科年報)[Japan], No.25 / New Series No. 4 (January 2011), pp. 1-29.

《筆生花》作者的生活及家世述論

一、引言

中國歷代才女輩出,至明清時期,女性文學尤其發達,而女性更開始編選歷代女詩人和自己的作品,但關於女作家生平資料的紀錄,卻相當匱乏。本文擬據方志、族譜和同代人的詩文集等材料,探索《筆生花》作者邱心如生平,並以之一窺其時女性生活的境況。鄭振鐸(1898-1958)曾指出「沒有一個女作家像她那樣留下那末多的自傳的材料給我們的」,這些資料主要來自主要彈詞各章的開端和結尾作者對平生的自述,包括第六回、第八回、第十二回,和第二十回的開端,以及第二十九回和三十二回的結尾,但資料是否可信是一個必須處理的問題,也是本文將會觸及的。這部彈詞另有陳同勛於咸豐七年(1857)和棠湖雲腴女士於同治十一年(1872)的序言,也提供了一些可靠的資料。迄今所見前人對邱心如的介紹,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,如馮沅君(1900-1974)、葉德均(1911-1956)、譚正璧(1900-1991)等人對邱心如的論述,所參考的都是這些原材料。直至丁志安(1914-1988)的〈《筆生花》作者邱心如家世考〉,情況才有所改變,惜該文沒有引起應有的注意。筆者曾先後撰文討論這部作品,也論及作者生平資料的問題,本文在原有的基礎再加論述。


[待續......]
"A Study on the Life and Family Background of the Author of Bi Shenghua" (《筆生花》作者的生活及家世論), Chinese Culture Quarterly (九州學林), Vol. 29 (Autumn 2011), pp.47-7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