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8月15日星期一

百年以來澳門的師範教育

 一、中國師範教育的發軔

  中國的師範教育始於清末, 盛宣懷於光緒二十三年(1897)奏請在上海設置南洋公學, 在校內設置四院, 其中之一即為「師範院」 , 孫家鼐於翌年奏請籌備京師大學堂, 章程總綱第四節為設立「師範齋以養教習之才」 , 但1898年正是戊戌政變, 一切新政戛然而止。1902年張百熙具奏的《欽定學堂章程》(壬寅學制)規定, 京師大學堂有「師範館」之設, 省會高等學堂設「師範學堂以造就各處中學堂教員」, 府治中學堂設「師範學堂以造成小學堂教習之才」 。張百熙、榮慶、張之洞於翌年重訂章程, 是為《奏定學堂章程》(癸卯學制), 其對師範教育有更詳備的計劃。章程中師範教育分初級和優級, 前者由州縣設立, 修業期5年, 後者由京師和省城設立, 修業期3年; 另實業學堂內亦設實業教員講習所, 畢業年限則視乎學科, 一至三年不等。初級師範學堂培養小學教師, 除完全科及簡易科外並添設預備科和小學師範講習所, 優級師範學堂為培養初級師範學堂及中學堂教員, 實業教員講習科用作培養各實業學堂、實業補習普通學堂和藝徒學堂教員 。宣統年間, 師範教育又曾略有變動。至於女子師範, 初只見於「家庭教育法章程」, 1906年天津設立北洋女子師範學堂, 次年學部擬定《女子師範學堂章程》, 其中限定各州縣必須設立一所女子師範學堂, 對象為高等小學堂畢業的女生, 修業期4年。
----------------
[待續......]

《澳門研究》, 2022年第1期(4月), 第6-31頁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