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言
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澳門教育的研究, 有不少可供參考的葡文著述, 包括文德泉神父(Padre Manuel Teixeira)、潘日明神父(Benjamin Videira Pires)和施白蒂(Beatriz Basto da Silva)女士等人的專著 。歐禮諾(Aureliano Barata)的《1572至1979年間的澳門教育》, 以及施愛萍(Albina dos Santos Silva)、安文哲(António Aresta)和歐禮諾三人編纂的《澳門教育歷史文獻》(3冊) , 提供了大量重要的參考資料。歐禮諾的論著, 附錄了1836至1974年間合共39項原始的葡文文獻, 而三冊本的文獻, 更是收錄不少官方和私人文件, 其中有相當數量是與教育相關的法律文本、工作報告, 以及各級教育組織的章程等重要史料。以中文撰寫的澳門教育史研究, 應該盡可能運用這些經整理出來的原始文獻。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曾立研究專項整理和翻譯相關的材料, 本文就是在這個基礎上, 配合《澳門憲報》上的史料以及原始的中文文獻, 希望勾勒出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澳門教育的輪廓。因篇幅所限, 華人辦理學校的情況將另文整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
[待續......]
《澳門公共行政雜誌》, 32卷2期(2019年6 月), 頁87-104。
《澳門公共行政雜誌》, 32卷2期(2019年6 月), 頁87-104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