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4月26日星期五

同善堂義學早期的發展

一、前言

  同善堂轄下設有一所中學和一所小學, 中學始於1991年9月, 小學則始於1924年8月的一所義學。澳葡政府遲至1995年才落實7年免費教育 , 但同善堂小學在此以前一直是學雜費用全免的學校, 也是澳門唯一的一所免費小學, 其辦學宗旨就是「服務市民勞苦大眾, 提供全部免費教育, 為社會作育英才」。關於這所義學早期的發展, 介紹大多簡略, 一般也會把它視作同善堂慈善事業的一部分。近年澳門各界對於文化保育有更多的關注, 教育史料較過去更易掌握 , 故本文將以檔案、文物、報刊等原始資料來重新整理同善堂義學早期的一些發展情況。隨着同善堂小學校舍於1968年落成後, 同善堂在小學以外開設了預備班(幼稚園), 夜校部也增設五、六年級, 同善堂小學開始進入「施學育人」的一個嶄新階段 , 故本文將以1970年作為書寫的下限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

[待續......]

《澳門研究》, 第106期(2020年6月), 頁22-38。

20世紀初期澳門華人的辦學活動

一、前言

  19世紀末期,澳門人口的教育水平相對地低,即使澳門當地的葡萄牙人也如是。安德拉德•科爾沃(João de Andrade Corvo)曾出任葡萄牙的外交部長,他曾研究葡萄牙在亞洲的各個殖民屬地,其中與澳門相關的部分保留了1878年澳門人口和教育的一些數據 。數據顯示澳門當年的人口68086人,93.31%為華人(男性40065人,女性23467人),共有73所(含3所女校)為華人提供教育的學校,當時澳門華人的孩子有10223名,但上學的人數只有1576人,就學人數偏低,作者指出可能是孩子隨父母學習讀書的緣故。二十世紀初澳門華人辦學的情況,現存資料相當缺乏,報章上的報導是一個重要的線索,本文即以此為基礎,再配合一些檔案資料,藉此整理20世紀初期澳門華人學界辦學的情況 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

[待續......]


《當代港澳研究》,  2020年第1-2輯(2024年4月), 頁272-299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