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2月29日星期三

柏楊《異域》研究

壹、前言

  柏楊(郭立邦,1920-2008)化名「鄧克保」所寫的《異域》,不屬報導文學,大抵應無異議 。據柏楊晚年口述,時維1961年,他的「一部報導文學《異域》開始在《自立晚報》連載。故事背景是根據駐板橋記者馬俊良先生每天訪問一、二位從泰國北部撤退到台灣的孤軍,他把資料交給我,由我撰寫」。柏楊其後接受應鳳凰(1950- )的訪問,又憶述馬俊良先生採訪回來便給他講故事,由柏楊記錄,原來只準備寫三五篇,後越採訪越多,變成每天連載,偶爾採訪不到甚麼就很緊張,直至找到孤軍團長李國輝以後才漸輕鬆;李國輝差不多每天都到柏楊家,柏楊把稿子寫好才到報社上班。張堂錡(1962- )曾把《異域》定性為「非虛構小說」,但中國的小說,也不一定是虛構的,只是西方小說用上「fiction」這個含虛構意味的用詞;《亞洲週刊》公布「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」,《異域》排名35。此外,應鳳凰亦把《異域》定為「一本被讀者與市場充分接受的戰爭小說」。
  《異域》在《自立晚報》連載時原名《血戰異域十一年》,1961年8月由平原出版社結集出版,1977年11月由星光重排初版。這本小說的銷量驚人,但關於它的研究卻不多 ,鄧克保在重印本後記表示出版後16年間「從沒有一位作家寫過評介」,其實《幼獅月刊》於十年後曾刊登過一篇評介,只是柏楊正身繫囹圄,又《出版與研究》亦有鄧國輝(1978)的一篇書評。

[待續......]
"A Study of Bo Yang's Alien Realm" (柏楊異域研究), in A Story of Prison and Freedom (監獄與自由), ed. Chang Ching Jung (Tainan: Tainan University, March 2012), pp.189-203.